图书馆简介
创建时间:2021-06-16  来源:信息技术与数据中心

  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中心。

  保险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与我国保险事业和保险教育的发展同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85年至2002年,即原中国保险干部管理学院图书馆,这一阶段图书馆工作主要是为保险干部培训服务;第二阶段:2003年至2005年,成为全日制高职学院后的调整建设阶段;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为适应我国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学院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院对图书馆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不断增加,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也更上了水平。图书馆不仅充分满足了学院教育、教学和科研、培训工作的需要,还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有效的图书信息服务,受到了全院师生、培训学员和保险行业有关人员的一致好评。

  保险学院图书馆总面积为7034平方米,书库面积为1083.2平方米,其中中文社科借阅书库412.80平方米,座位数30座;中文科技借阅书库670.40平方米,座位数60座。阅览室面积为2776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642座。其中中文样本书阅览室674平方米,座位数120座;现刊阅览室335.60平方米,座位数108座;报刊阅览室294.40平方米,座位数84座;教师阅览室293.20 平方米,座位数16座;光盘阅览室327.2平方米,座位数12座。

  学院重视图书馆建设,图书数量每年增加,图书现有馆藏图书45.485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0.1447多万册,存储容量为2T。电子光盘4878张;珍本图书2458册;外文原版图书1753册;港台图书1358册;现刊198种;报刊39种;教师阅览室外文期刊5种。

  图书馆是我院的文献情报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机构,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设有采访编目部、图书流通部、期刊阅览部3个部门。图书馆现有员工6人。

  建馆以来,图书馆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建设、规范著录、规范库藏、规范流通的规范化管理,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图书、期刊、报纸的科学典藏,为文献信息的计算机规范管理创造了条件。

  图书馆馆藏结构合理、特色资源丰富。当前,专业图书藏书种类已覆盖全院现有的20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中外文保险专业图书达19000多册,中外文保险专业期刊5种,突出了我馆的保险专业特色,馆藏基本适应我院专业发展的要求。初步形成了突出保险教育、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的藏书体系。馆内还珍藏有民国年间1925年出版的《保险学》、1934年出版的《人寿保险经济学》、1934年出版的《人寿保险学概论》、1934年出版的《人寿保险社会学》、1935年出版的《社会保险》、1945年出版的《人寿保险计算学》等系列年代久远保险类图书孤本一套;《四库全书》和《湖湘文库》等珍本图书2600册;英国皇家保险学会CII保险教程等珍贵图书,馆藏已初步形成了突出保险教育、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的藏书体系,适应学院专业发展的要求。此外,图书馆还收藏了国内外有影响的保险类期刊,如:保险研究、中国保险、上海保险、中国保险,Business Insurance.《商业保险》、 Contingencies.《寿险精算》、Sigma.《统计学杂志》、Risk Management & Insurance Magazine.《现代保险》 、Insurance Monograph.《保险专论》等。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献保障。

  图书馆还镜像了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涵盖了管理财经、时事政治、社会科学、现代文学、综合文化、综合艺术、科普科技、女性生活、史地人文、教学教育、健康体育、自然科学等各大类期刊。电子期刊还开设了“整合资源”查询功能,实现跨平台、跨库,快捷查询,为我院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