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方案发布日期:2020-08-13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的通知》(湘教通〔2020〕77 号)安排,为推选优秀作品参赛,充分展现我院教师风采和教学水平,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组委会,负责初赛工作方案、初赛结果及省赛作品推荐名单等的审定工作。

  组委会

  主 任:夏雪芬

  副主任:李长春 王杨华

  委 员:周灿、何清泉、李岚、赵敏、黄素、向燕子

  组委会下设秘书处

  秘书长:刘妍

  成 员:李智、刘佳云、陈琦鹂、欧阳淑兰、邓湘宁、樊柏强、程胜、王萍  

  纪检监察室负责对赛事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有发现比赛过程中有违规违纪行为,可向纪委反映。举报电话:0731-82816978。

  秘书处负责制定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方案、初赛组织及省赛作品报送等。

  • 比赛分组及参赛名额

  (一)比赛分组

  本次竞赛仅设置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赛项,包含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组。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1、公共基础课程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与健康及其他课程组。

  2、专业课程按专业大类分组,以教育部公布的高职最新专业目录为准。我院现有的专业大类为财经商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医药卫生大类。

  (二)参赛名额

  组别

  报送作品上限

  名额分配

  公共基础课程组

  5

  公共课部2组、管信系1组、国际保险学院1组、康养护理学院1组

  

  

  专业课程组

  

  

  11

  财经商贸大类6组,其中保险系3组、金融系2组、管信系1组。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4组,其中保险系2组、管信系1组、康养护理学院1组。

  医药卫生大类1组,其中康养护理学院1组。

  备注:具体分组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 参赛团队及要求

  (一)参赛团队由2~4人构成,成员须为我院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的在职教师(在职教师包括我院在职在编教师、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连续全职在我院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聘教师)。专业课程赛项参赛团队可吸收最多1名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二)参赛团队要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依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课程标准,选取参赛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训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注重通过教师规范操作与有效示范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四、参赛作品及要求

  (一)参赛作品内容。参赛作品应为一个学期中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程赛项参赛作品不少于12学时;专业课程赛项参赛作品应为专业课程且不少于16学时。

  (二)参赛作品材料。参赛作品材料包括教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三)参赛作品依据。参赛作品须符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依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其他公共基础课应依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相关标准。涉及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参赛作品主要参考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须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五、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我院全体公共课、专业课在职教师(含双肩挑教师、培训讲师)及我院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赛项为团队赛,设团队负责人1人,成员 1-3 人,每位教师限参加一个团队。

  六、赛程安排

  初赛分部门初选和学院初赛两个赛程。

  (一)部门初选(2020年5月30日之前)

  各专业所在部门或课程归属部门,按照湘教通〔2020〕7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专业大类及课程开设实际,根据前期作品培育情况,择优推选作品参加学院初赛,各部门所推选作品应代表本部门最高教学水平。

  6月5日前,填写院级初赛报名表(附件1),6月11日前将参赛作品所有资料提交教务处欧阳淑兰老师。

  (二)学院初赛(2020年6月13日)

  学院初赛由教务处主办,工会委员会协办。

  现场比赛将于2020年6月13日8:30-17:00在躬行楼201教室举行。

  七、参赛作品材料要求

  (一)参赛作品文档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姓名,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纸质版本的材料请参赛团队按照参赛教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顺序正反打印,装订成册,每个作品提供10份纸质材料。

  1、参赛教案

  参赛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规范完整、详略得当。建议每2学时为1个教案,每个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安排及主要内容占幅75%左右。每个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参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只需提交实际开设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课程标准

  参赛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教育国家、省教学标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要求,参考职业教育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科学、规范制定,说明课程要求、时间进度、实施保障等。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课程标准。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若引发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由参赛者承担责任。

  5、除《比赛报名表》之外,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及其文件名(属性)、现场展示和答辩时使用的所有材料和画面等,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泄露参赛团队属地、单位、姓名等信息,否则取消该团队参赛资格。

  (二)现场展示

  1参赛团队按时进入比赛地点。

  2现场展示开始评委随机抽取团队中的1名成员,该成员根据教案中的教学内容选取一个知识点进行模拟教授,时间为8-12分钟,现场提供智能交互一体机,投影仪和白板,无学生。

  (三)答辩

  1评委针对参赛作品材料和现场展示,提出1-2个问题。

  2参赛团队针对评委提出的问题,逐一回答并阐述个人观点(评委可以指定答题者),时间不超过5分钟(含评委提问时间),在时间允许和必要的情况下,评委可以追问。

  八、奖项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组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专业课程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按照现场比赛以及提交的文字材料的总得分,按照分数高低决出奖项。成绩排序时,若总分得分相同,依次比较作品的“特色与创新”、“实施与成效”、“内容与策略”项目得分,得分高者列前。

  九、其它

  1、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

  2、请各系(院、部)正副主任、全体专任教师准时参加。

  3、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请按人力资源处规定的请假程序请假。

  4、参赛选手未到场且未作说明的,按教学事故处理。

  

  

  附件1-1:2020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报名表

  附件1-2:教案模板

  附件1-3: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4:2020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评审评分指标

  

  

  

  附件1-1

  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

  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报名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单位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程组

  

  (专业)所属专业大类(类)名称

  

  任教专业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教材版本

  

  创作说明(包括创作思路与作品特色等)

  

  

  

  

  

  团队成员

  排序(团队负责人应为第一完成人)

  序号

  姓名

  职称

  任教课程

  1

  

  

  

  2

  

  

  

  3

  

  

  

  4

  

  

  

  说  明

  1.是否保证您参赛作品所属课程和专业为学院(校)真实开设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2.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3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1-2:    

  

  * * * *学院

  教   案

  

  20   — 20   学年第   学期

  

  

  课  程  名  称                     

  

  适  用  班  级                      

  

  任  课  教  师       ***        

  

  

  

  二0     年    月     日

  

  

  授课模块

  

   

  

  授课项目

  

   

  

  授课对象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知识点、技能点清单

  

  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

  

  

  教学整体 设计

  课前:

  

  

  课中:

  

  

  课后:

  信息技术 运用

  

      

  教学环节

  教学步骤与内容设计

  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

  时间分配

  

  

  

  

  

  

  

  

  

  

  

  

  

  

  

  

  

  

  

  

  

  

  

  

  

  

  

  

  

  

  

  

  

  

  

  考核评价

  

  

  

  教学反思

  

  特色与创新:

  

  

  

  

  教学效果:

  

  

  

  

  

  

  不足与改进:

  

  

 

  附件1-3                     《       》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

  总学时         

   学分

  

  

  

  课程

  概述

  

  课程性质: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课程

  目标

  整体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二、要求与实施保障

  

  教学方法手段

  

  使用教材

  

  

  教学场地

  

  教学设施

  

  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团队

  

  教学考核

  

  三、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进度

  模块

  项目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与训练项目设计

  参考学时

  

  模块一

  

  项目1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重点

  

  难点

  

  

  

  项目2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重    点

  

  难    点

  

  

  

  

  

  

  

 

  附件1-4

  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保险职业学院初赛评审评分指标

  

  一、公共基础课程组

  评价

  指标

  分

  值

  评价要素

  目标

  与

  学情

  20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公共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职业精神。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内容

  与

  策略

  20

  1.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融通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创新意识;思政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

  3.教材选用符合规定,配套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实施

  与

  成效

  30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堂教学实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广泛深入,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教学

  素养

  15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展示与答辩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

  2.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二、专业(技能)课程组

  评价

  指标

  分

  值

  评价要素

  目标

  与

  学情

  20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顶岗实习标准等有关要求,涉及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内容

  与

  策略

  20

  1.能够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针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

  3.教材选用符合规定,补充引用生产实际案例,配套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根据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需要,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实施

  与

  成效

  30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堂教学实际,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广泛深入,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的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与实践方式、提高管理成效。

  教学

  素养

  15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

  2.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4.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理论、实践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5.决赛现场展示与答辩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特色

  创新

  15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

  2.能够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教务处

  2020年5月22日

  • 教研科改